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应对孩子教育的操作手册,很多人看完就收藏了!

2015-11-16 @知心老师 校长传媒

家长应对孩子教育的操作手册,很多人看完就收藏了!

文|@知心老师


1孩子把水、牛奶等撒了一桌子



错误做法


训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个杯子都拿不住。”更有甚者顺手给孩子一巴掌。


结果


大人和孩子都很生气,事情一团糟,孩子学会通过发脾气、打人解决问题。


正确做法


安慰孩子:“孩子,没事,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下次注意啊。你把桌子擦干净好吗?”



结果


孩子得到的谅解,马上向大人道歉,并高兴的把桌子擦干净。孩子学会宽容。


2孩子考试不及格




错误做法


训孩子:“你看你,考这么点分,你也不嫌丢人?你看谁谁,人家怎么就能考一百?你笨死了!气死我了。”

更有甚者使劲踢孩子几脚。



结果


孩子心情坏到了极点,心里想:“我完了,我这么笨,学不好了,再怎么学也学不好。”


正确做法


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结果


孩子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3孩子写作业磨蹭,改睡觉了,作业还没有写完。




错误做法


训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



结果


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心里想:“写不完有我妈呢。”


正确做法


严肃、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结果


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4孩子作业写得潦草


错误做法


发火:“怎么写的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脾气大的会三把两把把孩子作业撕了。



结果

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确做法


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你看,你可以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写得比你刚才的字有进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吗?”


结果

孩子懂得规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刚才的字有进步,容易。”充信信心。

5孩子见人不打招呼,没礼貌



错误做法


当众训孩子:“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礼貌?连问好都不会,我平时是咋教你的,没出息。”


结果

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损伤,觉得无地自容,自卑感油然而生。


正确做法


给孩子台阶下:“我孩子有点不好意思,慢慢就好了,他平时也挺有礼貌的。”举个有礼貌的例子。



结果


孩子知道错了,心想:“这次没做好,下次一定做好,不能让父母失望啊。”

6孩子的袜子脏了



错误做法


家长:“把袜子脱下来,我给你洗。”


结果

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心里认为父母就是为自己服务的,正常,反正他们也不累。

正确做法


和孩子商量:“孩子,你把自己的袜子洗了,好吗?妈妈今天很累啊,能不能把妈妈的袜子也洗了啊?谢谢孩子啊。”



结果

孩子受到尊重,洗袜子去了,心里想:“我以后要多关心一下爸爸妈妈啊,我也是家里的一员啊,他们越来越老了。”


7孩子问了个问题,大人不会




错误做法


不高兴:“别瞎问了,把学习搞好就行了,每天不知道想点啥。”


结果


孩子心里想:“哎,没劲,总说学习学习,烦死了,不问就不问。”从此,遇到难题一概略过,不求甚解。


正确做法


高兴:“孩子,你能问这么难的问题,证明你动脑筋了,不错。可是我不会,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吧,好吗?”


结果

孩子心里很高兴,以后遇到问题一定锲而不舍,非研究明白不可。



8孩子早上不起床




错误做法


发火:“你怎么还不起?要迟到了!”顺手打两巴掌,手忙脚乱地给孩子找衣服穿衣服。


结果

下次依旧。


正确做法

平静地说:“孩子,我就叫你一次,如果你不起,就会迟到,会挨批,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处理好。”孩子没及时起床,没吃早饭,还迟到了。


结果

下次一叫就起床。

9一直看电视不睡觉也不写作业




错误做法

怒气冲天地把电视关掉,吼叫着叫孩子去写作业或睡觉。


结果

孩子满肚子不高兴地去了,心里恨你,说你是暴君。


正确做法


平静对孩子说:“孩子你该写作业了,如果写不完会挨批。你还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钟行吗?”家长:“行,说话算数,到时间就关电视。”双方各退一步。


结果

时间到了,孩子主动关电视,去睡觉或写作业。


10孩子正在写作业


错误做法

一边看电视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结果

孩子不高兴:“凭啥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确做法


大人也看书,不打扰孩子,家里学习气氛浓厚。



结果

孩子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


11大人做错事了




错误做法

强词夺理或视而不见。


结果

孩子心里想:“凭啥你犯错误就不承认呢?嗯,当大人好,有错也不挨批。”

正确做法

承认自己的错误,向孩子道歉。


结果

孩子以后做错事了,主动道歉,觉得理所应当。

12家长会老师告状,家长挨老师批评了



错误做法

回家就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对孩子又打又骂。


结果

孩子没任何自信,要么学会暴力,要么胆小,一句话不敢说,学会撒谎,不敢和父母说真话,怕挨打。


正确做法


先把孩子的优点讲讲,然后分析不足的原因,鼓励孩子,相信孩子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13孩子的日常生活




错误做法


家长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一切都是大人的意见,孩子遵守就行了。


结果

孩子成了木偶,不用动脑,被动执行。胆子越来越小,越来越没自信,能力差,不会做家务。心离父母越来越远,自闭。

正确做法


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还鼓励孩子做家务。家里有事和孩子商量解决,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认真听取。


结果

培养了孩子家庭责任感,知道心疼父母,喜欢和父母交流,性格开朗,有自信,遇事有自己的主意。

(本文选自民间智库,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温馨小贴士:孩子做作业磨蹭反映了孩子在学习上乃至生活上心理上还没有形成注意力集中的性格品质,所以,孩子做作业磨蹭,不仅是做作业问题,是成人成才的大问题,绝不可忽视。


延伸阅读:

教育子女,这些错误千万不能犯!

中国家长最伤孩子的8句话

当教育连一只蚊子都不如的时候

教育专家的100条建议:优秀孩子这样培养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xiaozhangchuanmei@qq.com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微社区-教育圈”轻松交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